鼻子也是一樣,沒有呼吸就會死,有呼吸到空氣,就會活。聞到香的東西,心情就比較好或身體比較健康;聞到不適合的味道,身體就會不舒服。
眼睛看到自己認為莊嚴的東西,心就歡喜;看到不順眼的,我就發脾氣。
耳朵聽到自己認為悅耳的聲音,或自己適合的聲音,就覺得身心很舒暢、很平靜;如果聽到不悅耳的聲音,情緒就不穩定。
身體也是一樣,每個人果報不同,有的人穿衣服穿很多,有的人穿衣服穿得少,有的人披大圍巾,有的人不用圍巾。有的人要帽子,有的人不要帽子。有些人喜歡黑色,有些人喜歡紫色,每個人都不一樣。不給他穿黄色,他會生病。
佛法是要讓人家活得下去,佛法的規定不是規定死的。佛法是為了讓人家活得下去,讓人家能夠修行,這佛法才有意義。如果這佛法不能夠讓人家活得下去,不能改善我們原本的果報,不能夠修行的法,這法就沒有意義了。
意也是一樣,這叫法塵。我們有些人心裡很苦,念阿彌陀佛,他就有動力,我將來必定往生。我這一生的苦我就忍耐一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邊念阿彌陀佛,一邊做事情。
有些人想悟道,所以參禪,我覺得我修行才有動力,念佛的是誰?念佛的是誰?…,就有動力。
有些人意志不堅強,就想要持咒,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寫…,一直持咒,持咒了以後,讓自己覺得自己好像比較有power,叫做法塵意識。
眼、耳、鼻、舌、身、意,生也是因六根,死也是因六根,輪迴也是六根,成佛也是六根。因此,六根要怎麼用?沒有一個人是一樣的,同樣一個大磬,每一個人敲出來的聲音都不一樣,長得不一樣、吃得不一樣、果報不一樣、知識不一樣,一切都不一樣。我們每一個人修行最好的方法就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選擇適合自己的東西來修行。
十六、七年前我也教過很多師父坐禪,那個時候就很硬,在那之前更硬,拿個香板打人。十八年前很臭屁,老和尚給我的,我就可以打。念佛的是誰?有沒有啊!沒有啊!啪!打下去!我還有師兄,老比丘尼,她跑香跑得很慢,我在當監香,跑快一點,快!快!啪!啪!啪!打得跟我師父告狀說:開源師打我,開源師打我,惡性比丘打我。確實!那個時候我就不懂,我自己不懂,用自己的方法打別人,不是打自己,讓人家生氣。後來才慢慢調整…。
這一次我們家慈引師生病了以後,我感觸更深。每個人都很努力的想要活好,很想努力做好。因為每個人的果報不一樣,所以說很多事情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時候自己沒有經歷過那一段,自己不是當事人,真的不知道當事人的狀態。所以說有很多老師父走路慢一點。怎麼樣啦,多體諒體諒,沒有關係,會有好果報的。
佛說:所有福田當中,探病的福田為第一。他指的是出家眾,探出家眾、照顧生病的出家眾,為第一福田。所有福裡面最大的福報。照顧生病的出家眾,讓生病的出家眾身體健康以後,能夠繼續修行,是所有福報裡面最大的福報。
剛講六根,我用這樣的方法對待別人,啊!不對了。那什麼方法是對的?看住自己的心的方法、一直講一直講,那麼抽象,有的人會把它當作用念佛的是誰呢或南無阿彌陀佛來代替,把它給看住,藉著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看回自己的心。
看回自己心裡面去了以後,是什麼狀態啊?古時候有個禪師就說:他年輕的時候禪坐,坐坐坐,坐到後面,有一天,有兩隻泥牛(用泥巴做的牛)相鬪,一鬪了以後,就衝到海裡面去了,至今沒有消息。那兩隻牛是什麼呢?一個是阿彌陀佛,一個是我種種的妄想。可是這樣子講,有時候不是很準確,於是把阿彌陀佛提出來的時候,妄想就沒有了。所以說一個是阿彌陀佛,一個是我們自己的心,我們以為的佛心。
我們坐在這裡說:哦!我的覺性,在這個覺性裡面捉提一個阿彌陀佛出來,阿彌陀佛溶到心裡以後,這覺性也同時就沒有了。阿彌陀佛跟這個覺性同時入到了我們心裡面了。比較抽象一點,可是一念就可以知道的,很簡單。等一下坐下來念一聲阿彌陀佛,跟我們覺知的心一起溶入心裡面去的時候,變成耳朵聽而不聞,眼睛見而不察,鼻子嗅而不分別香臭,嘴巴也一樣,身知道冷熱。
有時候人的咳嗽怎麼來的?當然一種是生病,一種是屬於心識,心氣動了。我常常咳嗽啊,看住人中,念一聲阿彌陀佛,有時候要咳出來的那個氣,就會在半路溶化掉。咳嗽就跟妄想一樣,不能夠壓抑的,不能咳!不能咳!不能打妄想,不能打妄想,騙人的。它要調,調我們的心,把我們心看好,咳嗽就會溶化掉。不能用壓的,壓的不行,咳一咳也沒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