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澄清寺法華三昧共修642 禪定--覺性

如來壽量品實實在在很莊嚴的一品。如來壽量品講佛壽無量,講法性、佛性、佛的果報,無量無邊,無有窮盡。所以才會説:我們眾生是沒有死亡,只是果報不停的在轉換。如果覺性有比較好,果報還記得或許可以作主,如果覺性差,就比較不能作主,也比較不知道了。

覺性從哪裡來?就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對到外面的情境的迷惑不迷惑而來。要也好不要也好;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有看到也好沒看到也好。從這地方來。在這個地方黏得越緊,眼、耳、鼻、舌、身、意對外面的世界黏得越緊,我們的覺性就越差。

有人學習禪坐,走路要慢慢走,看住自己的覺受,是這樣嗎?不是的!那也是一種黏著,而且更深刻的黏著。為什麼?你在訓練你的黏著。那樣子的黏著是我們的根對著塵產生了識,如此的觀察根、塵、識,根、塵、識。是屬於更深刻的黏著。是看到了以後知道"要離",我們稱為"念法",觀眼、耳、鼻、舌、身、意,無我無我所,觀五藴無我無我所,觀我的腳踩到地以後這個觸的觸受,無我無我所。不是在觀察他的觸,弄錯了以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是基本教義沒有弄清楚。要學習佛法,基本教義要弄清楚。沒有弄對就麻煩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