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講「識」。識是看了以後而起的認知,地、水、火、風、空、見、識這七大組成了這個世界。講這目的做什麼呢?講這目的是佛在後面教禪坐修三摩提之前,先替我們排除一些不是屬於修三摩地的方法。這七大為什麼跟修三摩地有關係啊?原來在那個時代有很多大外道,像婆羅門他們拜火、拜水,都是利用地、水、火、風、空、見、識來修禪定。
同樣的不要說修行的外道,一般我們世俗的人也是同樣會利用地、水、火、風、空、見、識。做什麼呢?蓋房子、做衣服、做汽車、修馬路,一樣是這樣過生活。這些都是屬於我們的「心識」變現出來的。我們的心在想辦法,一想辦法了,就隨著每個人的能力變出來了。所有地、水、火、風、空、見、識在很多宗教上來說很神秘,可是把他擴大來看,這整個的世界都是屬於這樣的組合,所以並沒有很奇特。
一般人都會很喜歡有房子、有汽車、有住家,做種種事情都是屬於這樣的組合。在楞嚴經裡面講七大,一個是屬於破除我們修行,對於修行的過程當中,地、水、火、風、空在我們禪坐中引發的一些修禪定、神通的現象。在還沒修之前先把他排除。怎麼排除呢?原來性風真空,真空性風,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隨我們心識而變現,既然是清淨的,隨我們心識而變現,你會去思惟這個法義,隨我心識所變現的時候,我念阿彌陀佛。念念念,這變現的就放一邊了。為什麼?他會變出來,也會變沒有。對不對?既然會出來會沒有。在楞嚴經的第一卷後面講:會來會去的是客,會搖動的是塵,會來去的這些現象是塵是客,對我們心識用功沒有什麼幫助,唯一有幫助的是:知道我用功的地方不是他。
我們講借假修真,並不是拿我的身體去練禪定,而修出一個真的禪定出來。借假修真是什麼呢?借這個客塵知道這個假,知道不是他就把他放一邊。每個人解釋不一樣,假設借着我的身體而修禪定,這樣子是一種。記得有來有去的是客,搖動的是塵,是變化無定的,也就是跟我念的阿彌陀佛沒有關係,我就把他放旁邊,把阿彌陀佛重新提起來,再把重新念阿彌陀佛的心看好。
地、水、火、風、空、見、識在佛教的功課裡面沒有有用這個呢?也有!楞嚴經在大藏經的歸類裡是屬於密教部,但是密教部裡也有講戒律,也有講種種的現象。密教部的歸類是歸相宗。佛教裡面有一宗叫性宗,有一宗叫相宗。
性宗講:萬物是和合而有,非真實有,所以究竟是空性。
相宗講:萬物和合而有,分析到最小還是有,分析到最小最小他還是有,不會變沒有,最小的分子他還是有的,不能說沒有。
密教部是屬於相宗,以前的人修行修神通也是屬於相宗。神通有什麼用呢?嚴格講真的沒有用。他不能換成新臺幣、也不能抵擋子彈、也不能抵擋我們的業力,而且也會讓我跟別人的人際關係變差,我的心裡面只有一個我自己,當然怎麼可能會跟別人成為好朋友咧?修行往往就在這地方變差,不能幫我的品格提高,禪定增加。
品格提高、禪定增加、人緣變好、或者事變好,或者生生世世的菩薩道能夠進行的下去、能夠改變自己的果報,都是來自於我們對我們心的認識。心的認識從那裡認識呢?念一聲阿彌陀佛,回過頭去看一下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心。會念得出南無阿彌陀佛的人,他的心一定有的,心存在,阿彌陀佛就存在。
楞嚴經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為什麼説講神通道力的力量不夠?這個世界是一個比較的世界,你有一百萬、我有二百萬、他有三百萬,因此佛教裡有這麼一個故事。
以前在西域有一個大海,海裡有一條很大的龍,這條龍有時候會作怪,國王就很煩惱。那個時代有很多很多修行的阿羅漢,(這個時候絕對不是對阿羅漢不恭敬)故事是這麼演的:國王請五百個阿羅漢持咒: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作法叫龍離開。
這龍一看:嘿!你們在幹什麼?哈~阿羅漢被打敗了。
龍有大神力,阿羅漢沒辦法。
這個時候有一個老比丘,國王說:我想請龍離開,不然龍在這裡會作怪危害人群。
老比丘說:好吧!於是走到大海邊跟龍說:你離開吧!不要在這裡危害別人。
龍一聽:好吧!就走掉了。
為什麼一個老比丘講了一句話,龍就離開了?怎麼都不需要南無南無…?比五百個阿羅漢催符念咒還厲害!比丘說:很簡單,我只說請你離開,不要危害別人。
原來是那個老比丘的內德(內心道德)、私德很好,龍看他的心那麼清淨,對人很好。就好啦!離開!
原來是那個老比丘的內德(內心道德)、私德很好,龍看他的心那麼清淨,對人很好。就好啦!離開!
這個世界的修行就是講這個。
在我們共修的時候有一位比丘大德他常說:如果你真的一心念佛,念得很好的人,像廣欽老和尚叫那個知識份子老實念佛,他就乖乖念佛。那我們內心念佛念得不好,而叫人家念佛,喊破喉嚨,人家也不念。就是內徳好不好的差別。
因為我們這裡很多出家眾,講出家眾的專業。放蒙山就是屬於地、水、火、風、空、見、識的組合。怎麼可能一粒變七粒,七粒變十方?又要上香、又要有水、又要有米。香是火,地和空有風,米有水有地,遍十方是風,放蒙山的人看得見,聽、看、聞、見、識。識是學到這個法的識,在這分享給出家眾,一般居士不必學。
以前我有提過很多師父很精進,男眾女眾都有。他們修不淨觀。拿了很多可怕的照片,血肉模糊的照片,看著這些,一直看一直看,看了以後讓自己很害怕,晚上睡覺做惡夢。接著是白骨觀,白骨觀完了以後,接著講了空色不二。
這個課程本身我也不是很了解,但是我唯一了解的是:它不是屬於看圖片修的。因那為什麼我也不能修呢?因為我自己很清楚,我沒有辦法去修禪定證初禪。
修不淨觀/白骨觀有一個前提,跟阿彌陀佛的十六觀經一樣,他有一個修學前提,在修學去觀想阿彌陀佛相貌莊嚴之前,還有日觀和水觀,讓修觀想的學員能夠證初禪,初禪以後才能修觀想。
在以前的規定是你沒證初禪就修觀想,修到後面身心不能夠突破境界的壓力是會發狂的。同樣的,我們修不淨觀、白骨觀也是一樣,如果沒有證初禪卻修不淨觀跟白骨觀,同樣不會成功的。
第二個佛把不淨觀跟白骨觀列為聖人法/上人法,出家人都知道不能把聖人法/上人法隨便亂教,不能夠像教人家念阿彌陀佛一樣出去教。不行的,不能亂教。教了以後代表你會聖人法/上人法。你有證初果嗎?沒有!不會怎麼能亂教?凡事都講求邏輯。
我們回頭去看佛的規定,上人法不是屬於想學就學,想教就教。我們這個世界的佛規定,規定我們什麼事情應當做,什麼事情不應當做,我們就照這個規定就好了,其它的能不能學到是我們個人因緣。
有時候也要看看自己:我能學嗎?對不對?好!我一定要學,那規定要證初禪,那你有證初禪嗎?我不知道啊!我的師父跟我說我有證初禪啊!我不是自己說證初禪的。
那你知道證初禪的現象嗎?證初禪是下了一陣雨,那你知道澄清湖上面掉了幾滴雨?你知道澄清湖上掉了幾滴雨,那你就證初禪了。沒有呢?抱歉!不要講大話。
所以這個地方為什麼很多人學都學不成功呢?可能在某些修學的次第上我們把他弄清楚一點,並不是説不學或者是我們沒有機會學。然而有的時候往往認知自己現在的位置,比一路勇猛精進更重要,有了現在才有未來。
那如何證初禪呢?證初禪之前功課是什麼呢?
是依佛說的那些不迷信啊!不能依照有相的修學的方法去用功啊!用功的路要正確啊!
要修禪定第一條件是不迷信,先學控制自己的心讓它比較平和啊!往往認識自己的位置比一路衝刺用功來得好,比較平安,這一生、來生、生生世世用功。所以楞嚴經在第四卷裡面講,要修學佛道,第一個要先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以後才會比較心平氣和的去走完這一生。
南無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