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普勸僧俗發菩提心文---唐•裴休 居士

勸發菩提心文 序

         唐·釋宗密法師

 

  發菩提心者,崇德廣業,虛心外身,圓覺之謂也,自非達恢廓之道,稟仁恕之性,懷遠大志者,其誰能發斯意焉?

  豈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佛法衰末,世人少信,時有儒門上士河東裴公而當此仁,吾與裴公交佛道久,已知其入佛門,到佛境,及覽勸發菩提心文,知其為佛使,行佛事,吾為佛子,寧不感之而踊躍乎?

  凡歸佛者,可寶之為龜鏡,然佛門難入,失在偏邪,佛境難到,失在怠速,心外求法,或身中計我,邪也,唯尚理性,或但宗因緣,偏也;持解迷行,或沈空住寂,怠也;勞形苦神,而剋期待證,速也.

  今裴公所得所行所演所勸,僉異於是,所謂洞了自心,德等於佛,非心外求也;洞了形識,空如幻化,非自計我也;真如本覺,是其所宗,非但緣也;四諦六度,是其所弘,非唯性也;禮供讚念,率身勵人,非速行也;福智悲願,孜孜是務,非沈住也;氣和神適,乘緣應事,非勞苦也,以時消息,為而不待,非求證也.

  如是備眾德,離諸病,非入佛門,到佛境,何耶?吾久同其願,又覽其文,詠歌不足,故輒為序,今而後,有欲入佛門,造佛境者,宜信受奉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