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哈佛最受歡迎的幸福課

哈佛的幸福課

1400個人選修這位老師的幸福課

猜猜看,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課是哪一堂?答對了嗎?

最夯的選修課是『幸福課』,聽課人數超過了王牌課『經濟學導論』。

而教這門課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講師,叫塔爾賓夏哈爾,哈佛大學哲學與心理學博士。

他在哈佛開設的『組織心理學』與『領導心理學課程』,分別獲選為最受歡迎課程的第一與三名。每學期選修人數高達1400,超過學生總數的百分之二十,許多學生向學校反映,這兩門課『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班夏哈的教學與思想,引起美國主流媒體的爭相報導,包括《波士頓全球報》、《紐約時報》,以及CNN,CBS,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塔爾賓-夏哈爾,自稱是一個內向害羞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積極心理學課時,只有8個學生報名,其中,還有2名學生中途退課。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學生,到了第三次,當學生人數到達近850名時,上課更多的事讓我感到緊張與不安,特別是當那些學生的家長,爺爺奶奶和那些媒體的朋友們,開始出現在我課堂上的時候。

我們來到這世上,到底追求甚麼才是最重要的?

他堅定地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

『人們衡量商業成就時,標準是錢,用錢來評估資產和債務,利潤和虧損,所有與錢無關的,都不會被考慮進去,金錢是最高的財富。但是我認為,人生和商業一樣,也有盈利和虧損。』

『具體的說,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時,可以把負面情緒當作支出,把正面情緒當作收入,當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時,我們在幸福這一至高財富上就盈利了。』

『所以,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裏,享受他的點點滴滴。』

塔爾賓-夏哈爾,希望他的學生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要擺脫[完美主義],[學會失敗]

塔爾賓-夏哈爾,還為學生簡出10條小貼紙:

1.  遵從你內心的熱情。

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課,不要只是為了輕鬆拿一個A而選課,或選你朋友上的課,或是別人認為你應該上的課。

2.  多和朋友們在一起。

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親密的人際關係,是你幸福感的信號,最有可能為你帶來幸福。

3.  學會失敗。

成功沒有捷徑,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總是敢於行動,也經常失敗,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嚐試新事物的腳步。

4.  接受自己全然為人。

失望,煩亂,悲傷,是人性的一部份,接納這些,並把它們當成是自然之事,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感傷,然後問問自己,能做甚麼來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

5.  簡化生活。

更多並不總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並不一定有利,你選了太多的課嗎?參加了太多的活動嗎?應在求精不在多。

6.  有規律地鍛鍊。

體育運動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三次,每次只要30分鐘,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  睡眠。

雖然,有時[熬通霄]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9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這樣,在醒著的時候,你會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也會更開心。

8.  慷慨。

現在,你的錢包裡可能沒有太多的錢,你也沒有太多時間,但這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給予][接受],是一件事的兩個面,當我們在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當我們在幫助自己時,也在間接地幫助他人。

9.  勇敢。

勇敢,並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依然向前。

10.表達感激

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這一切都當成理所當然的。他們都是你回味無窮的禮物,紀錄他人的點滴恩惠,始終保持感恩之心。

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請你把它們記下來,尤其對這句話有感覺。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感謝提供場地

         
     

   陽明山莊園是位於陽明山菁山路的一處世外桃源,其主人莊文泰先生為一虔誠的佛教徒,多次提供場地讓本會辦理各種弘法活動,其熱忱且無私的奉獻,讓本會所有會員皆銘感於心,亦誠摯祝福莊文泰大德福慧雙至,功德無量!

 

                照片右邊者即為莊文泰先生  

   

 

  

 

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

眼睛過勞牽動五臟六腑

用眼太多全身累  眼睛過勞牽動五臟六腑

 

電腦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但是專家說,眼睛長期聚焦在電腦螢幕上,一天下來會覺得全身疲憊,甚至頭痛,失眠等現象,從中醫腳度看,眼睛與身體經脈相戶互連通,眼睛過於勞累就會牽連五臟六腑。

中新網報導,眼睛聚焦需要眼部、頸部與肩部不同肌肉和神經的相互協調,研究顯示,眼睛長時間聚焦時,肌肉的緊張度會降低,影響大腦皮層調節肌肉運動的區域,從而使其對頸部,肩部肌肉運動的控制失調,引起肌肉張力增高,當這種緊張長期不能緩解時,相應部位就會出現慢性疼痛。

所以,眼睛可說是最容易受到疲勞侵襲的源頭,當雙眼疲勞時,眼眶周圍會難受,疼痛,眉心酸脹,出現怕光,流淚等症狀,還會頭暈眼花,肩頸酸痛,全身疲乏等情況。

專家說,想要避免這種情況,就不要長時間高強度用眼,看電腦,電視不要超過2小時,每隔45分鐘休息10分鐘,可以看看遠處,喝點水活動一下眼睛,另外,電腦最好調低一點,座位稍微調高一點,這樣可以讓眼睛睜得小一點,比較能保持眼部溼潤。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法門的選擇

阿彌陀佛;謝謝師父的慈悲開示。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修學大乘佛法有沒有像學校那樣有系統的學習?有必修課和選修課?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然後可以一門深入,因為我現在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法門?祈請師父慈悲開示/我們怎麼樣才可以找到親近善知識?阿彌陀佛末學頂禮合十。

祝您六時吉祥,宋志勇

 

  宋志勇:您好

修學大乘佛法要先確立佛說的三法印,即是一諸行無常.二諸法無我.三涅槃寂靜,還有是一真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當然,因果法則,世間萬物的空.有現象,我人的身心種種變化,分析即是第二階段,修學大乘佛法要像學校般,譬喻第一即是三皈依,皈依佛..僧三寶,為入學之開始,其次再分真理的追求,以及事相上的實踐,真理的追求讓我們覺悟世間,因覺悟世間而離世間,成就佛性事相的實踐,讓我們雖離世間,因行菩薩道而圓成佛果.

必修課程:一戒律;隨個人發心而不同,是事相的實踐.二禪定:佛在禪定中悟道,在禪定中成佛,在禪定中度眾生,在禪定中入涅槃. 三般若智慧:唯有智慧能讓我們脫離身..世界的種種牽纏,佛法的各宗派都依上述的依據而展開,建議從釋教三字經做一廣泛的認識再作決定,找到親近善知識,一要發心向觀世音菩薩求,二要喜歡.祝福您    開源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如何對治煩惱?

師父阿彌陀佛:

師父說要接受自己要如何接受?師父還叫我觀察內心的煩惱從何處升起,我本來是不想煩惱的,可是這個煩惱它會無緣無故的就跑出來,到底該如何徹底的對治及遠離我的煩惱,讓它消失的無影無蹤?師父堅固不退轉菩提心和出離心如何從內心升起,怎麼樣發才算是圓滿的?在當生就可以得到大智慧和解脫?祈請師父慈悲開示?末學頂禮合十。 (妙音居士)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會員大會活動花絮


  本會於4/18日假台北市士林區菁山路10171 11,陽明山莊園舉辦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

  雖然當天山上煙雨濛濛,但會員們出席踴躍,熱情不減,共同為社團未來發展努力盡心.

  

   

    

   

 

 

 

 

 

 

 

學佛入門

阿彌陀佛師父您好:

末學雖說也皈依了,也學佛了但是有的時候心裡很迷茫,沒有方向感不知該從何入手。內心很不安,煩惱不斷,不知從何入手,末學望師父指點迷津,能讓弟子心中得到清涼和解脫.
 妙音居士
阿彌陀佛您好:
開源剛學習時也經歷很長一段摸索  發覺是有二件原因:一是念佛發菩提心二是要去觀察內心的不安從何處升起這是對己身另一觀察哪些是苦因哪些是苦法哪些是苦果有了觀察才能遠離,沒有觀察的對治是無法離苦的,再一個就是要接受自己 ,唯有接受自己後才有觀察的動力,真心的祝福您!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歷年活動剪影2

  保健講座---張家偉醫師
                

          保健講座---吳玉櫻小姐

      

歡迎加入會員

善男子!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其本一燈,無減無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普然三世諸佛智燈,而其心燈無減無盡………
~華嚴經入法界品~

 
 本會招募贊助會員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的行列

  入會條件
  *基本會費:$1,000
  *常年會費:$1,000

  會員權利
  *會員可參加本會全部課程活動
  *會員可享病苦與臨終關懷
 


 您可不定期捐款,作為擴展公益活動費用

2010年度活動行事曆



年度活動行事曆

新春祈福法會
2/2~82/20     上午9:00~下午4:00
供佛齋天酬神祈福法會
2/22     凌晨2:00~6:00
三皈依法會
3/6     上午9:00~11:00
紀念觀世音菩薩*大悲心護念法會
4/3     上午8:30~12:00
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理監事會
4/18     上午11:00~下午5:00
大專生憂鬱症支持團體宣導課程
2/12~5/14     每週五晚上6:00~8:30
心理協談研習課程僧伽班
第一階段:3/27~5/1
第二階段:5/15~6/19     每週六下午1:30~5;00
第三階段:7/3~8/7
養生舒活禪修營
6/5~6/ 6            兩天一夜
內蒙古弘法*五台山朝聖
7/13~7/31           共十八天

2010年度例行課程

年度例行課程



12月份   每雙週之星期日   早上9:30~下午4:00
頌經禪坐
3月份   每週二   晚上7:00~9:00   
念佛禪坐
331起   每週三   晚上6:00~8:00
禪坐教學---內政部統計處

99年活動花絮2

心理協談研習課程—僧伽班(3/27-8/7)

(主講單位:佛教諦聽工坊)

 



 

 

 

 

歷年活動翦影1




 會員大會(98)         第三次理監事會           

  

內蒙古弘法            禪坐教學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99年活動花絮1

 

新春祈福法會(2/28-2/20)


 

 

 

供佛齋天*酬神祈福法會(2/22)




 

三皈依法(3/6)

 

 

 

 

 

菩提世界菩提心


『台北市草山法幢菩薩關懷會』,為一融合出世、入世之概念而設立之慈善團體,以佛法精神中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為內涵,隨機展現「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接引方式,將佛教教義中「慈悲喜捨」的精神在每個機緣中淬鍊流露.

  佛法云:「萬法唯心」;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慈悲世尊的教導,是讓我們生活趨吉避兇、生命平靜喜悅的唯一途徑.

因此,除了舉辦慈善社福的活動外,本會亦依循著佛法中的真諦與俗諦,依眾生的根機與需要,設計不同型態的講座課程,有解脫道上的正知正見,也有現代人最需要的紓壓保健,誠所謂:「敲門處處有人應」,只要是能對大眾身心有益的,都是本會努力的目標與方向.

  僅管時代交替變遷,但是,我們大家生命中要面對的問題,都不脫無常、苦與無我的三大本質,而世尊為了要幫助眾生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其實,都是指向一個重點,那就是”菩提心”,所謂:「一切即是一,一即是一切」,所有的方法都是在喚起我們每個人內在皆具的菩提心.

  而這就是法幢菩薩關懷會最重要的任務,透過參與,透過付出,透過關懷,透過愛,我們鼓勵每一個人都能透過這些,讓生命發光發熱,並進而點亮內在那能消一切煩惱痛苦的菩提心燈.